建立营销思维框架!读这10本经典营销书籍就够了!
建立营销思维框架!读这10本经典营销书籍就够了!每一个受过正规营销理论训练的人,都会对品牌、体系、价值观有一种偏执的狂热。这种执念可以让他们成为一个大厂的市场部、广告部、公关部的负责人,而且事实也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论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真的有用吗?当人们进入创业公司,他们的价值观可能就会崩溃。
1 为什么创业公司需要营销创新?
对于缺钱、缺人、缺品牌的创业公司来说,市场营销应该怎么做呢?
挖人过来,照搬大厂的组织架构、营销打法?这并不现实,也没那个经济实力。
自建团队,重新摸索适合自己的打法?这种模式不系统,进展也会很慢。
这种局面该怎么破?
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两项基本职能,创新和营销。”
而对于创业公司的营销来说,更是如此,不仅需要营销战略层面的管理、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还需要战术层面的技术方法创新。
金立集团前副总裁、资深营销专家俞雷老师,将用他自己20多年的营销经验和心路历程,结合10本经典营销著作,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为你带来一套适合创业企业的市场营销方法论。
在俞雷老师看来,创业者要有一套自己的底层逻辑,但这套逻辑是不是就一定能帮你走上成功之路,还是有待商榷的。
创业企业的营销模式和传统企业并不相同,需要另辟蹊径,需要快速尝试、不断总结、快速迭代,在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营销体系。而这也是我们开设这门课《给创业公司的市场营销课》的初衷。
尤其是对于现在那些只会做产品、不会讲故事的“技术创新型公司”,以及那些只会讲故事,体系化营销又跟不上的“融资型公司”,或者刚刚异军突起的新消费品牌公司,这门课程一定能帮他们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营销底层逻辑和打法体系。
2 创业公司需要怎样的营销?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技术要素,已经从之前的互联网,变成了更为硬核的高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芯片、新能源,等等这些新技术的代表行业粉墨登场,它们所代表的时代,就是我们所说的技术革命4.0。
然而,在科技驱动的新时代,我们仍然离不开对市场的研究和营销技术的提升。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我们的营销一直在快速地革新。
改革开放以后消费品行业开启了第一代营销,那个时代我们还在积极学习大型外企的营销套路;随后,以“软”的互联网和“硬”的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行业,则开启了移动互联网为背景的第二代营销,此时,我们已经有了更多自我的认知和创造。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仅打败了几乎所有进入中国的外资互联网企业,更是把触角延伸到了全球。中国的智能手机经过十多年的淬炼,更是成了全球最为重要的力量,即便受到美国的技术打压,小米、OPPO、vivo依然能与三星、苹果在全球市场中一争雌雄。
但是,到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4.0时代,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营销也进入到了第三代。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是在外企的底层技术上做应用市场开发的话,那么,技术4.0时代的营销就要更深一层,直接推进到中国独立开发底层技术,并应用于市场。
在这里,没有太多成功的“老师”能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去让我们抄作业,我们所面临的技术研发、技术市场转化、市场的研究和拓展也更为棘手。
我们无法从过去汲取太多的知识和经验来面对技术4.0时代的市场,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有益的文献、书籍汲取养分,从这几年走过的路来进行自我创造和实践。
3 这门课怎么讲?
基于以上2个营销的痛点,这门课将会结合10本经典营销和战略、趋势的书籍,从战略和战术2个篇章,为你带来一套适合创业公司的市场营销框架和可实操的营销方法论。
战略篇
#管理创新: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创新是每位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它始于有意识地寻找机遇。
#战略创新:
《蓝海战略》《水平营销》
开创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的“蓝海”,用水平思考的方法跨界整合,甩脱竞争对手,释放新需求。
#组织创新:
《指数型组织》《创业无畏》
通过解析指数型组织的11个强大属性,建立指数型组织的12个关键步骤,为你绘制了一幅指数型发展路线图。
在战略篇,这门课将通过《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蓝海战略》《水平营销》《指数型组织》《创业无畏》这5本书,从管理、战略、组织3个层面,告诉你创业公司做营销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你可能会感到意外,我们的课程居然是从一本上世纪中叶的老书,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开始。
和现在主要看团队、看技术概念,却没有太多业绩就能拿到天价估值的独角兽风格不同,德鲁克的视角一直都是市场,是企业家精神。现在看来,它同样是狂热的高科技发展泡沫时期的一贴清醒剂。
创业企业,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战略问题,即便你已经有了一些新的硬核技术,或者是天才的想法,但是想要把新技术和创意应用于市场,仍然是一个战略选择的难题。而《蓝海战略》里所讲的价值曲线图就是一种很好的战略分析和定位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商业模式,甚至想到打开市场的奇谋。
不过,《蓝海战略》是一本战略书籍,它的实现路径,或者说市场营销的实操方法,其实要从菲利普·科特勒《水平营销》里去寻找。
如果战略正确的话,企业往往就会显示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就是区别于传统线性增长的所谓指数级增长。在《创业无畏:指数级成长路线图》和《指数型组织:打造独角兽公司的11个最强属性》这两本书里,将告诉你如何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一个能击败超级大公司的指数级成长的独角兽。
战术篇
#创造:
《DTC创造品牌奇迹》
如何从零开始改变传统巨头的营销方式,引导新品牌以低成本进入市场,并获取爆发式增长。
#增长:
《增长黑客》《催化》《传染》
从不同维度给创业企业一种全新的营销的思路,用一种全新的、更快速的手法打出一条全新的赛道。
#趋势:
《营销革命3.0》
面对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和善于利用高科技的消费者,企业必须开发出能够激发和反映消费者价值观的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
而在战术篇,会通过《DTC创造品牌奇迹》《增长黑客》《传染》《催化》《营销革命3.0》这5本书,从创造、增长、趋势3个层面,告诉你创业公司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商业模式、团队管理,以及操作指南。
创业企业做营销,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不可能像大厂一样大开大合地做市场投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创业企业从大厂挖来薪水不菲的经理人,却依然没有起色的原因,因为他们都不太擅长从0到1。
《DTC创造品牌奇迹》这本书有很多消费品创业公司指数型增长的营销打法,告诉我们如何从零开始改变传统行业大公司的营销方式,比如,他们把产品通过在线的模式,直接销售给顾客,而且拿到了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市场份额。而《增长黑客》《传染》《催化》都能从不同维度给创业企业一种全新的营销思路,用更为快速的手法击败想要挑战的巨头,甚至打出一条全新的赛道。
但是,如果要分析那些不仅能爆红,还能长红的企业,可能就要从《营销革命3.0》里去找答案了。它深入讲解了营销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的演变。从苹果到特斯拉,乔布斯和马斯克都是在践行着这样的精神,虽然有时候人们会说他们在“讲故事”。如果创业公司的营销能从一开始,抓住这个精神内核,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建立营销思维框架!读这10本经典营销书籍就够了!快快买来学习吧!